在介紹完利用行為的提示來設計與改良習慣後,接著書中介紹第二種方式,也就利用行為的渴望來設計習慣。對於好習慣我們應該增加渴望,而對於壞習慣我們應該減低渴望。

書中提出了許多方式,但我只介紹我認為比較實用的方式。

對於好習慣,使用誘惑綑綁

誘惑綑綁的基本概念是,在你想要做的習慣之前去安插你必須要做到的事情,例如:

  1. 做完 “目前的習慣” ,我會執行 “我需要的習慣”
  2. 做完 “我需要的習慣” ,我會執行 “我想要的習慣”

我之前在聽關於習慣的演講時,講者也提到當我們的演講有附贈餐點時,人們就比較傾向來聽演講,這就是一種誘惑捆綁。另外,書中提到的誘惑綑綁的例子是:午休回來、先找三個潛在客戶、再看體育頻道。

我覺得這個方法有時有效,但大部分情況我覺得人們會傾向在完成後做自己想要的習慣時,反而過度投入而造成反效果(因為通常想要的習慣會是壞習慣)。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適用在:“需要的習慣的好處”大於”想要的習慣的壞處”才會有效,各位在使用這個方法設計習慣時應該要考量到這點。

找到壞習慣的原因

對於壞的習慣,我們應該首先先找到壞習慣產生的深層動機。接著,我們才能適當的改良行為。例如:打電動的深層動機可能是取得地位與名望,在Instagram上發動態的深層動機可能是想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。

另外,我們應該著重在習慣的好處。 比如說你可以從”我需要早起”,變成說”我可以早起”。如此一來早起就變成一種正向的行為,而讓你想要去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