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要介紹利用行為四步驟的回應來設計習慣。也就是讓行動輕而易舉

而實際做法有五種:

  1. 認清行動和啟動的差別
  2. 頻率比時長更重要
  3. 最小努力原則
  4. 兩分鐘法則
  5. 自動化流程

認清行動和啟動的差別

書中所描述的啟動是指當我們想要去做一件事的衝動,而行動是實際上的去行動。人們通常因為怕被批評而習慣處於啟動的狀態,事實上,先行動才是關鍵,關鍵是由重複開始,而不是完美的開始

我非常認同這個說法,我想很多人也聽過類似的說法。事實上,只有行動,我們才能獲取經驗,而完全沒有行動的停在原地思考並不會有任何進展。我之前聽過一句話,覺得很有感:對的決定是對的、錯誤的決定也是對的、只有不做決定是錯的。在戰爭中,指揮官必須要立刻做出決定,即使並非完美。如果指揮官不做決定,那只能等著打敗仗。我想就算到了現代的公司營運,我認為主管所要具備的也是行動的能力。紙上談兵固然有它的效用,但相比於實際執行還是遠遠不及。也因此,我時常以這句話來勉勵自己。

在這個小結,我想各位都已經知道行動的重要性,以下幾四個書中提到的小技巧可以幫助提升我們的行動力

頻率比時長更重要

作者提出實驗證明,頻率比時長重要。例如,一次讀三個半小時的韓文,和一周每天都讀 30 分鐘韓文,後者的進步效益更大。

姑且不論實驗的真實性。我認為當我們用過長的時間去執行一件事,容易讓我們疲勞。特別是這種我們想要培養,但是內心卻充滿排斥感的習慣。也因此,我認為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去衡量自己的心態和精力。以讀韓文為例,如果你覺得 30 分鐘太久了,你可以嘗試調整成 20 分鐘,甚至更短。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讓自己的精力不會過度消耗的時長。當我們實行一段時間後,我們會因為習慣了,而慢慢地降低我們的排斥性,這時候你可以再把時間調常來增進效果。

最小努力原則

最小努力原則的意義是,我們要盡量減低環境對我們去實現習慣的影響。這個做法也類似前幾張提到的讓提示顯而易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