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七章”商業的核心在於耐力”中,書中主要在強調那些方法可以讓員工可以用盡自己的能力,知道自己雖然短期可能不因為自己的功績而被公平的給予好的待遇,但是長期來說一定是有價值的。

不過,我認為這個單元的內容就是高層對於基層員工的說法,是鼓催基層員工努力的話語,這對於怎麼公司的制度並不是很關鍵的部分。因此,我沒有要在這個章節中多做補充。

而第八章的”均衡發展比盲目求快更重要”中,有幾個重要的理論,我覺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:

木桶理論

介紹

木桶理論是指用很多長短不一的木板組成的水桶,水就會從最低的木板那邊流出。這個理論是在比喻公司需要去注意自己的短版,這可能會成為公司的隱患,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公司成長的絆腳石。

個人看法

即使木桶理論是強調我們要注意自已的短版,我還是認為我們要首先看到自己的強項。這也呼印了 80/20 法則,這個法則的概念就是說 80 趴的公司厲害可能都是來自於 20 趴的內部運作而已,這個法則可以套用到更多的領域和現象上。也因此,一個公司如果有資源,能投資在最有效的這個部分,對於公司整體的營運來說才是最有力的。

與友商共同發展

介紹

不要過度壓縮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。雖然公司可以壯大是好事,但當公司達到壟斷,就會失去創新和競爭力。這時候,如我市場和大環境有大幅度的改變,這對公司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。

個人看法

我認為能保有一個共同競爭,且具有一定威脅性的對手是非常重要的。因為兩家不同的企業互相競爭,才能互相的提醒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市場淘汰,也才能發展的更順利。

另外一個面向是,現今的科技業來說,很多產業都是串連的。也就是說,這些不同的大公司形成了很強大的,很緊密的產業鏈。在這樣的產業鏈中,如果有一個流程中的企業沒有競爭對手,就會造成整個產業鏈有很大的風險。一旦這個把持最重要的流程的產業鏈的企業受到威脅,或是營運不利,那麼整個產業鏈都會被牽動,進而導致很大幅的影響。

彼得原理

介紹

在職場中,人們都會成長而得到升等的機會。但是有朝一日,這個人一定會因為能力不能再提升而穩定在一個固定的階級上。也因此,長期來說,公司的各個職位上的人都不會是最適任的。甚至會造成下屬比上司還有能力的情況。這就是所謂的彼得原理。